柴百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骈文什么意思(为什么会反对骈文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28 10:24:52    

自唐安史之乱后,由韩愈,柳宗元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。运动的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,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,提倡古文。


首先,骈文是什么。骈文又称“四六文”,因为骈文的每个句子长度无一例外地都是四字或六字,且句子都应该对偶。南齐武帝永明七年(489年),确立了“四声”,即入、平、上、去,摒弃了从音乐中挪用过来的“五声”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自此,骈文除了词性、文义的对仗之外,还多了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之类的音调变化上的格式要求。

为什么要反对骈文。古文,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。韩愈提倡古文,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,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,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。

另外,骈文使用对偶的写法,尤其是只能运用四六字短句,一定会很大程度限制文章的表达。为了能够在四六字短句上雕刻出复杂的语义,通常就要使用典故,而这两三个字的典故,知道的人通过格义一下就明了了,而不知道的就不明所以。所以骈文不能大众化,有一定的门槛。

再者,骈文主要不是用来表达个人经验和感受的,而是针对特定场合,按照既有规则造作出来的文字。在这样一篇劝进文写作之前,已经先有了“劝进”场合所需文章的格式,骈文作者需要做的,是按照格式将适当的字句填进去,不需要个人创意,也不能有个人创意。

也就是说,格式比内容更重要,骈文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作者的个人意向和个性。例如《劝进表》,《劝进表》的写作背景是晋愍帝为刘曜所杀,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,劝其登基。这种文章就不能有自我主张,只需要按照格式填写句子即可。

比起散行单句的散文,对仗工整,讲究韵律的骈文更加有感染力,读起来朗朗上口,铿锵有力。不可否认骈文有其艺术价值,但其“装模作样”,缺失实用价值的缺点,也是需要注意的。

最后,我认为创造出骈文这一文学的载体本没有错,只是使用它的人屁股有点歪。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